ὑδρωπικός水臌病(ChatGPT)
ὑδρωπικός(hydrōpikós)是甚麼?
-
這個字出自古希臘文,字根 ὕδωρ(hýdōr,「水」)+ –ωπικός(–ōpikós, 表示「…性質的」),原意就是「積水的人」——也就是英文舊譯 dropsy、「水腫」。
-
《路加福音》14:2 記載耶穌在一個安息日醫好「患水腫的人」(ὑδρωπικόν τινα),正是這個詞在新約裡唯一一次出現。
會怎樣?──古今醫學上的說明
時代 | 認識 | 常見表徵 |
---|---|---|
古希臘、羅馬 | 體內「多餘之水」滯留,歸因於體液(humors)失衡,特別是「痰」(phlegm) 或「冷濕」體質過剩。治療多靠瀉劑、放血、利尿草藥。 | 四肢或腹部腫脹、氣短、乏力,嚴重時腹水。 |
現代醫學(edema) | 水分漏出血管進入組織間隙的結果。背後原因常是: • 心臟衰竭(回流受阻) • 肝硬化(蛋白低滲透) • 腎病(鹽水滯留) • 淋巴回流阻塞 | 受重力影響的踝、腿浮腫;腹水;眼皮浮腫;體重快速增加;睡平時呼吸困難等。 |
簡單記:ὑδρωπικός ≈ 現代「全身或局部水腫/浮腫」,最常見的臨床對應是「充血性心衰竭造成的水腫」。
隱喻層面的應用
-
被「無用之水」填滿卻缺乏真正生命
-
古人觀察到水腫患者看似「脹大」卻是虛弱——用來比喻靈性空洞卻充斥世俗包袱的人。
-
-
貪得無厭的貯藏
-
巴西流等教父把 ὑδρωπία(水腫)比作「財貨貯積愈多,內心愈乾渴」:外表膨脹,實則渴求更多。
-
-
罪與自義的腫脹
-
馬丁路德評《路加福音》14 章:法利賽人像水腫患者,被律法的「死氣」灌滿,必須由基督釋放。
-
給今日讀者的跨時代提示
-
身體層面:若出現下肢或眼周浮腫、呼吸急促,應留意心臟、腎臟或肝功能,及早就醫。
-
屬靈或心理層面:過度囤積(財物、成就、情緒)卻不肯流動分享,可能像水腫一樣帶來「表面澎湃、內裡疲弱」。福音故事提醒人——真正的醫治是讓「活水」流通而不是囤積。
留言
張貼留言